李钦善 官方网站 +收藏:http://qinshan.orgcc.com

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洛阳弘文馆馆长
实名认证
您的位置:网站首页 艺术资讯 正文内容
久违的文化感动
2012-03-21    浏览(579)    作者:谭 杰    来源:李钦善 官方网站

久违的文化感动

谭 杰

当岁月浸染白发青春渐行渐远时,沉淀下来的便是几分淡定,很少再有心灵为之一震的感动,李钦善君打破了我的这一心理定势,让我不得不为此说几句话。

2011年,我主导的《洛阳诗词》刊发了他的书法作品——很老到的章草和个人简介,随之便誉声不绝,而且不乏名家之论;于是便专程到他的工作室“观光”,从而引出了上面说的那份“感动”。

钦善的工作室十分简陋,曲径通幽式的,明明暗暗好一阵子才抵达一处报废水塔的顶层居处。这里没有红木高台,没有文物列案,没有奇花异草,没有金壁悬灯……除却纸、墨、笔、砚之外,便是满地字画和写字台后沿着墙壁的一道两丈长、高高隆起与人等高的“纸岭”,我震撼了,感动了!此非“纸岭墨海”之谓乎?同“萤光”、“挂角”有何异哉?

   “洛阳纸贵”,天下皆知之。它无声地传唱着昔日洛阳的辉煌赞歌;于今,洛阳的文化艺术依然彰显着“繁荣”——文朋诗友的工作室琳琅满目:数百平米的豪华书房,邙山古墓出土的千年古董,很时尚的茶叶茶具、原生态的珍木长案……当领略了“水塔高端”的“风景”之后,我不能不为之惊叹!

于是乎便想到司马迁“文王拘而演周易”的话。钦善君“封”自己于“幽室”之中,潜心修炼,不舍昼夜,与推演《周易》之文王无二,焉有不出大作之理哉?今年三月,和钦善君再次相聚,当我看着展示在面前的《洛神赋》、《洛阳赋》、《老君山赋》章草长卷时,终于明白——这“久违的感动”是注定不可或缺的。

成大事者必有大胸怀,攀危峰者必具大气魄,取高格者必通得大道,获殊誉者必耐得寂寞……这些,钦善做到了,所以他的成功自在必得。

章草,是中国书法之奇葩。它是由篆书演进至隶书阶段派生出来的一种书体。这种书体不仅保留了隶书笔法的形迹,而且上下字各自独立,不串笔,不连写。其法度严格,风格别致,境界超凡,致使为书者少有问津。作为中国老子书画院副院长、洛阳弘文馆馆长的李钦善君是一位执着、痴迷、有志气、有灵气的硬汉,30年功夫终于造就了他卓尔不群的艺术风格和辉煌之路。

古往今来,各种书法流派在历史长河中相生相容,以展示各自的魅力和价值。后来者既不能食古不化,也不能厚古薄今;既要重视传统,又要求变创新。李钦善深知其中道理,他以“穿砚秃笔”之功得章草之魂,使之笔势醇正,气息古雅,仿古不失新意,循范时现灵动,形成了大雅独具的神韵风姿,实属难得。

文学作家可以写绝句、写散文、写短篇小说,也可以把笔触伸向社会生活的深层,写大场面、大主题;而李钦善在创作了无以计数的斗方、扇面、条屏之后,把激情挥洒在长卷上,而且一发不可收,这是一种思想的升华和艺术的腾跃的必然归宿。

此前,他把自己书写的100米长卷《道德经》捐献给中国老子基金会,继之又把30米长的《老君山赋》捐给了老君山博物馆,如今,他将自己精心创作的“三赋”长卷结集出版……这些,不仅需要笔墨功夫,还需要心境、心力;不仅需要微观之点点划划、方方圆圆……还需要宏观上的章法结构、气势捭阖,非大手笔莫敢为也。

“书,如也。如其学,如其才,如其志,总之曰如其人而已。”(刘熙载《艺概》)就此而论,誉李钦善君“德艺双馨”是言之无过的,这也是一位书家的最高境界。

 

壬辰二月二十四日于古洛翠竹庐

 

标签:李钦善 官方网站

^_^ 人喜欢

关注TA

给TA留言

扫描二维码进入
手机官方网站